【PConline 杂谈】虽然国内到现在还是没得玩,但《精灵宝可梦GO》的人气似乎已经从巅峰开始滑落。彭博社最近发布的数据表明,《精灵宝可梦GO》在七月中旬时用户量达到最高峰——约4500万,但四个星期后,用户已经下降到3000万左右。 为什么会这样?虽然手机联网游戏的常态就是高开低走,但跌得这么快也是罕见。可能一个月前还满大街的寻找皮卡丘,一个月后懒癌发作就看也不看。这款具有标杆意义的AR游戏为什么衰落得这么快,下面就来分析一下游戏人气下滑的原因。 游戏模式太单调 《精灵宝可梦GO》的游戏模式非常单调:拿着手机四处走走,看看那些地方有精灵出没,比如泳池、商场啥的,捕捉,然后重复以上行动。 在玩了一个多月后,即使是最热爱玩的玩家们也会觉得有些无聊,就像一旦你抓住一个皮卡丘,游戏就会失去对你的吸引力,你除了截图将皮卡丘发上朋友圈外并没有什么卵用。 媒体报道是双刃剑 《精灵宝可梦GO》刚发布时受到了广泛关注,“新闻效应”使得很多原本不知道《精灵宝可梦》是啥的用户都下载了这款游戏。但很快媒体将关注投向了另外一些新闻,比如奥运会,《精灵宝可梦GO》的下载量就开始下降到该有的水平了。 例外,由于媒体在报道《精灵宝可梦GO》时的猎奇倾向,过多报道玩家在游玩这款游戏时遇到的意外等负面信息,比如在马路中间捉精灵而遭遇车祸等等。部分玩家开始担心出去玩被恐怖分子抢劫或者被枪击,担惊受怕的用户们更乐意在一个沙发上就能舒舒服服地玩游戏。 AR模式任重道远 《精灵宝可梦GO》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一款引起社会化热潮的AR游戏,反映了AR游戏的社交化潜力不用小觑,但未来必须丰富游戏的玩法,以及找到规避负面效应的方法。不然,终究是昙花一现。 |